摘要:關于系統(tǒng)分析員論文試題的應試方法,筆者當年備考試時曾研習多遍,受益良多。論文考試的目的有三: (1)檢查應試者是否具有參加軟件項目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 (2)檢查應試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應試者的獨立工作能力; (3)檢查應試者的表達能力。
論文試題考什么?
關于系統(tǒng)分析員論文試題的方法,筆者當年備考試時曾研習多遍,受益良多。論文考試的目的有三:
(1)檢查者是否具有參加軟件項目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
(2)檢查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者的獨立工作能力;
(3)檢查者的表達能力。
筆者認為,系統(tǒng)分析員考試的下午兩卷試題,主要是對者軟件項目經(jīng)驗的考察。實踐經(jīng)驗是捏造不來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需要在實踐中提升,不是單靠讀書就能奏效的,,缺乏實踐經(jīng)驗,即便表達能力再強,也只怕腹中空空,乏善可陳。所以,沒有幾個大的項目實踐經(jīng)驗,想通過系統(tǒng)分析員考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論文試題從形式來看,無論哪一方面的論題,都要求者在論文中闡述清楚大致雷同的三個問題:
[問題1]簡述你參與開發(fā)的軟件概要和你所擔任的工作。
[問題2]具體敘述你在參與開發(fā)的軟件項目中是如何進行XXX的,采用了哪些主要技術?遇到過哪些實際問題?你還采取過哪些改進措施?
[問題3]簡述你所采用XXX的效果。你有哪些主要體會和進一步的設想。
對這三個問題,只要你真正經(jīng)歷了項目的研發(fā)過程,是不難回答的。首先,問題一是不需要過多為難就能夠回答的;問題二要求闡述你所參與項目中某一角度或某一層面的實際問題的解決辦法,要寫親身經(jīng)歷,列舉事實;問題三要你描述所采用措施的效果以及進一步改進的想法,實際上是總結和展望。
寫論文是你展示系統(tǒng)分析員水平的最佳時機,如果你通過對上述三個問題的闡述,能讓人相信你有項目實踐經(jīng)驗,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你的論文就很有說服力。下面是筆者總結的幾條法則,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論文法則
法則一:多總結,要全面,以不變應萬變
《方法》指出,論文試題的考核內容都是軟件開發(fā)和維護工作中的具有共性的問題,即通用性問題,與具體的軟件應用領域無關的問題。所謂共性的問題,概括起來無非三個方面:新技術的應用、軟件性能設計和項目管理方法與技術應用。下表是近五年論文試題的分類情況:
把握了上述規(guī)律,我們就有以不變應萬變的辦法。所謂不變,就是你所參與的軟件項目不變,者應該在考前總結一下最近所參與的最有代表性的的項目,來回答三個問題中的第一題。不管論文的題目為何,項目的概要情況和你所承擔的角色是不必改變的,如果你覺得有好幾個項目可以選,那么就應該檢查所選項目的規(guī)模是否能證明你的實力或項目是否已年代久遠。要應付萬變,就要靠平時的全面總結和積累。系統(tǒng)分析員應該是善于對項目分析和總結的,不總結永遠沒有提高。對過去完成的項目,我們要三省其身:項目中采用了哪些新的方法和技術?系統(tǒng)的各種性能是怎么設計的?采用了哪些項目管理手段和技術?從多個側面對過去的項目進行回顧,把其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歸納成條,自然就形成"土香氣"的、令人信服的東西。臨場時,把你以前總結的和論題相關的經(jīng)驗描述出來就回答了問題二。問題三要求指出你所采取措施的效果,最好有一些數(shù)據(jù)或實例來說明問題。最主要的,你的進一步設想,必須以發(fā)展的眼光看你所采取措施的局限與不足,原則上,任何方法技術都有兩面性,所以要清楚認識到你所采取措施的優(yōu)缺點。最后,將與論題相關的業(yè)界最新發(fā)展情況加以展望也是必要的。
法則二:平時多積累,臨場自不急
系統(tǒng)分析員考試不同與其他考試的突出特點是靠臨場突擊收效甚微。功夫全在平時,僅靠對一個項目多角度的總結仍然達不到系統(tǒng)分析員的水準。項目經(jīng)驗豐富的者還應該對以前做過的項目進行一次盤點,對每個項目中采用的方法與技術、性能與特性設計、工程管理手段等進行總結。這樣,臨場時可以將不同項目中和論題相關的經(jīng)驗和教訓糅合在一個項目中表述取來,筆下可寫的東西就多了。舉個例子,如論述數(shù)據(jù)庫的安全性上,你可以先將A項目的安全性設計作為你的最初方案,然后分析該方案的缺點(采用該方案遇到的問題),然后將B項目中安全性設計發(fā)案作為改進方案,最后談談改進方案收到的效果。這樣,你就成功地將A項目積累地經(jīng)驗(教訓)嫁接到B項目中了。
還有,自己做過的項目畢竟是很有限的,要大量參考其他項目的經(jīng)驗或多和同行交流。多讀報刊、網(wǎng)絡上介紹大型項目的文章,從上述幾個角度去審視這些項目的做法,從中汲取經(jīng)驗,也很有好處;和同行交流,互通有無,一方面對自己做過的項目進行了回顧,另一方面,也學學別人的長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經(jīng)驗越多,可寫的素材就越豐富,勝算越大;平時歸納總結了,臨場搬到試卷上就駕輕就熟了。
相關推薦: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