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護考中涉及的計算公式眾多,掌握這些公式對于考生來說至關(guān)重要。以下是對護考中常見的一些計算公式的全解析,涵蓋了小兒體重、身高計算到氧流量計算等多個方面:
一、小兒體重計算
- 1~6個月:體重(kg)= 出生體重 + 月齡 × 0.7
注:出生體重平均為3kg,生后3~4個月時體重約為出生時的2倍。
- 7~12個月:體重(kg)= 6 + 月齡 × 0.25
- 2~12歲:體重(kg)= 年齡 × 2 + 8
二、小兒身高計算
- 出生時:身高約為50cm
- 半歲時:身高約為65cm
- 1歲時:身高約為75cm
- 2歲時:身高約為87cm
- 2~12歲:身高(cm)= 年齡 × 7 + 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30%即為異常。
三、吸氧濃度計算
吸氧濃度(%)= 21 + 4 × 氧流量(L/min)
注:氧流量指的是吸氧時濕化瓶上球體中心對應刻度。例如,當球體中心所對的刻度是3時,氧流量就是3L/分鐘,代入公式計算得到的吸氧濃度為33%。
四、其他重要計算公式
1、平均動脈壓(MAP)計算公式
MAP = 舒張壓(DBP) + 1/3 × (收縮壓SBP - 舒張壓DBP)
正常值:10.6713.3Kpa(80100mmHg)
2、血壓指數(shù)
血壓指數(shù) = 踝部血壓 / 上臂血壓
正常值:1~1.3
3、周圍總阻力公式
周圍總阻力 = 平均動脈壓(mmHg) / 心輸出量(L/min)
正常值約:600~2000
4、心輸出量公式
心輸出量(ml/min) = 每搏輸出量(ml/次) × 心率(次/分)
正常值:4.5~6L/min(靜息時)
5、休克指數(shù)公式
休克指數(shù) = 心率(b/min) / 收縮壓(mmHg)
指數(shù)為0.5:血容量正常
指數(shù)為1:約丟失20~30%血容量
指數(shù)>1:約丟失30~50%血容量
6、心胸比計算公式
心胸比例 = 兩側(cè)心緣到正中線的兩條最長垂線之和(T1+T2) / 胸廓最小橫位
正常值小于0.5
7、補液量計算(針對燒傷患者)
第一個24小時補液量 = 體重(kg) × 燒傷面積(%) × 1.5ml(小兒1.8ml,嬰兒2ml),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
第二個24小時補液量為第一個24小時計算量的一半,日需量不變。
第三個24小時補液量根據(jù)病情變化決定。
五、注意事項
- 在使用這些公式時,需要確保輸入的數(shù)值準確無誤。
- 不同的患者和病情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公式或調(diào)整公式的參數(shù)。
- 考生應熟練掌握這些公式,并能夠在實際護理工作中靈活運用。
如需更多免費備考資料、免費核心母題、免費視頻課程等,請在應用市場搜索【希賽醫(yī)衛(wèi)題庫】下載APP,或直接掃描下方小程序免下載先體驗~
相關(guān)推薦:
各省市2025年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的報名費用匯總
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各科目內(nèi)容的備考順序推薦
執(zhí)業(yè)護士備考資料免費領(lǐng)取
去領(lǐng)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