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下是希賽網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高中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重點知識點:襯托”,供各位考生參考。內容詳情如下:
一、襯托的定義
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這種“烘云托月”的修辭手法叫襯托。運用襯托手法,能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使之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造句:這樣的雨天,烘托出了她憂郁的心情。這兩株憔悴的梅花襯托出了繁茂的桃花。
二、襯托的分類
1.正襯
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來襯托,如以動襯動,以靜襯靜,以樂襯樂,以哀襯哀,即“綠葉襯紅花”。白居易有《錢塘湖春行》一詩:“孤山寺北賈亭西,水平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此詩以西湖生氣勃勃之景,從正面襯托出詩人的欣喜之情。此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長恨歌”)以六宮后妃之美襯玉環(huán)更勝一籌的美。
2. 反襯
用相反的事物來襯托,如以動襯靜,以樂襯哀,以丑襯美。《謝亭送別》 唐代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上聯(lián)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督S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此外,“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王維《鳥鳴澗》)以鳥之“驚”、“鳴”反襯春山“夜靜”。
三、正襯和反襯的區(qū)別
區(qū)別:烘托是從周圍的事物慢慢突出描寫對象,是渲染;襯托是兩件相同的事物,進行比較,有正面比較和反襯,突出描寫對象。
1.正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李白;
2.反襯:他的年紀小,器量可大。(以年紀小襯托志向大)
推薦閱讀:高中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必背知識點匯總
教師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