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考信息系統(tǒng)管理工程師考試知識點填空檢測(14)

信息系統(tǒng)管理工程師 責任編輯:陳湘君 2023-07-31

添加老師微信

備考咨詢

加我微信

摘要:信息系統(tǒng)管理工程師是軟考中級考試科目之一,為方便考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檢測,希賽軟考頻道為考生帶來軟考信息系統(tǒng)管理工程師考試知識點填空檢測的內容,本文為軟考信息系統(tǒng)管理工程師考試知識點填空檢測(14)。

為方便軟考考生對信息系統(tǒng)管理工程師考試知識點的檢測,希賽軟考頻道為考生帶來軟考信息系統(tǒng)管理工程師考試知識點填空檢測的內容(完整版可在本文文首本文資料處或文末的資料下載欄目下載)。

軟考信息系統(tǒng)管理工程師考試知識點填空檢測(14)內容如下:

第十四章 信息系統(tǒng)實施

1.注釋包括_______注釋和_______注釋。_______注釋在每個程序或模塊的開頭的一段說明,起對程序理解的作用。_______注釋一般嵌在程序之中,與要注釋的部分匹配。

2._______是為了發(fā)現錯誤而執(zhí)行程序的過程。

3._______的目標是為了發(fā)現錯誤而執(zhí)行程序的過程、好的測試方案能夠發(fā)現迄今為止尚未發(fā)現的錯誤、成功的測試將發(fā)現至今尚未發(fā)現的錯誤。

4.基本的測試活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又稱模塊測試,是通過對每個最小的軟件模塊進行測試,對照模塊的功能說明,檢查各個程序模塊是否正確地實現了規(guī)定的功能,確保其能正常工作。由開發(fā)人員進行,測試的主要內容包括模塊接口測試、局部數據結構測試、路徑測試、錯誤處理測試、邊界測試。

6._______在單元測試的基礎上,需要將所有模塊按照概要設計說明書和詳細設計說明書的要求進行組裝。主要目的是驗證組成軟件系統(tǒng)的各模塊的接口和交換作用。

7.模塊的組裝方式有_______、_______、自底向上的增殖方式、混合增殖方式。

8._______又稱合格性測試,用來檢驗軟件是否符合用戶的需求。

9._______將軟件與整個系統(tǒng)的硬件、外設、支持軟件、數據和人員等結合起來,以需求規(guī)格說明為依據,在實際運行環(huán)境下進行測試。檢驗其是否有不符合系統(tǒng)說明書的地方。

10._______在測試組的協(xié)調下,由用戶代表進行。

11._______根據內部結構和邏輯來設計測試用例,對程序路徑和過程進行測試。

12._______覆蓋(SC):設計足夠的測試用例,使得被測試程序中每條語句至少執(zhí)行一次。

13._______覆蓋(DC):設計足夠的測試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個判定至少都獲得一次“真值”或“假值”。又稱分支覆蓋:使程序中的每一個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經歷一次。

14._______覆蓋(CC):設計足夠的測試用例,使得每一判定語句中每個邏輯條件的可能值至少滿足一次。

15._______覆蓋(CDC):設計足夠的測試用例,使得判定中每個條件的所有可能(真/假)至少出現一次,并且每個判定本身的結果(真/假)也至少出現一次。

16._______覆蓋(MCC):設計足夠的測試用例,使得每個判定中條件的各種可能組合都至少出現一次。

17._______覆蓋:設計足夠的測試用例,使得被測試程序中的所有可能路徑至少被執(zhí)行一次。

18._______測試基于產品功能規(guī)格說明書,從用戶角度針對產品特定的功能和特性進行驗證活動,確認每個功能是否得到完整實現,用戶能否正常使用這些功能。_______測試在不知道系統(tǒng)或組件內部結構的情況下進行,不考慮內部邏輯結構,著眼于程序外部結構,在軟件接口處進行測試。

19._______試圖發(fā)現的錯誤:功能不正確或遺漏、界面錯誤、數據庫訪問錯誤、性能錯誤、初始化和終止錯誤等。

20._______的方法包括:等價類劃分法、邊界值分析法、因果圖法、判定表驅動法、正交試驗設計法、錯誤推法、功能圖法。

21.排錯調試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資料
更多課程
更多真題
溫馨提示: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本網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
咨詢在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