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化試題(一)

教師資格 責任編輯:劉建婷 2018-12-26

摘要:小編整理了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化試題(一)供各位考生參考,更多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請關注希賽網教師資格證考試頻道。

很多同學從未做過結構化訓練、沒有講過課,也沒有經歷過面試,所以離考試時間越近越焦慮,下面小編整理了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化試題(一),僅供參考!點此注冊,獲取更多教師資格證備考資料

1、蘇亮的考試成績不理想,他傷心的哭了,作為教師你會怎么辦?

(1)安慰她,告訴他你的“傷心”老師特別在意,說明你有上進心和強烈的自尊心;努力一定會進步。

(2)與他一起尋找沒有考好的原因,幫助他樹立信心,制定計劃,落實措施;

(3)找他的好友協助工作,安撫他。

(4)臨時干擾。用其他事轉移他的注意力。

(5)與家長溝通,請求其配合疏導。

2、教師節(jié)就要到了,一位教師設計了這樣一次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為學校的教師制作賀卡,并讓學生自己設計賀詞。誰知在活動開始時,一位同學提出做賀卡是不環(huán)保的行為。如果你是那位教師,你會怎樣處理這一“突發(fā)事件”?

(1)引導學生一分為二探討這一提議,“我的地盤我做主”。

(2)表揚這個學生的想法,把這一提法納入到這次綜合實踐活動中去,作為綜合實踐的一個延伸。并圍繞此分小組做一個探究課題。

3、您認為教師的獎金差別越大越好,還是差別越小起好?為什么?

(1)作為學校管理者為教師頒發(fā)獎金的目的是為了建立一種激勵機制,在教師中形成“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獎優(yōu)罰劣”良好氛圍。這也是符合我們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基本原則。從這個意義上看獎金拉大是可以的。

(2)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不能等同于其它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因此要根據一所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經濟狀況而定。獎金應有差距但不能懸殊太大。

(3)從教師群體的三種類型看(雇傭型、職業(yè)型、事業(yè)型),在教師收入能保證基本的生活水平的情況下,雇傭型的教師是為了錢而工作,職業(yè)型教師是為了 擁有這份不錯的職業(yè)而工作,事業(yè)型教師是為了成就一番事業(yè)而工作。一般學校教師大部分屬于職業(yè)型,一部分屬于事業(yè)型,我們學校應該鼓勵大部分教師從職業(yè)型 向事業(yè)型轉化。如果我們把每一個教師的工作都與獎金掛起鉤來,形成了工作是為了掙錢,為獎金斤斤計較,其工作就使教師向雇傭型轉化,短期內可能對工作有促 進,時間長了,工作不努力的教師會因為“自己沒有努力工作也沒有拿那份獎金”而心安理得,努力工作教師會產生“自己努力工作就是為了拿幾個獎金”的顧慮, 對工作會產生負面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獎金不易拉大。

4、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都表達了一種同樣的愿望:希望自己將來能做馬戲團的小丑。一位老師的評語是:“胸無大志,真沒出息!”一位老師的評語是:“愿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請你對兩位老師的評語分別做出評價。

【答案一】第一個老師顯然把有“出息”定位有偏差。第二個老師則關注了孩子情感、價值觀的發(fā)展。另外,這個老師所說“把歡笑帶給全世界”,也把一份期 望給了孩子,孩子也有了一個努力的方向。我們可以想象孩子看到這句話時的興奮與滿足。這種心理感受必將帶給孩子無窮的動力,甚至影響他的一生。如果投票, 我愿意把票投給第二位老師。

【答案二】第一位老師:精英教育觀念.

其教育眼光只看中未來的結果。在他的眼里人是不平等的。有權勢、有名望才是有出息。如果按這樣的標準來衡量,我們哪個又是有出息的人呢?他自己又是個 有出息的人嗎?如果按這樣的觀念來教育,這些學生將來又能有多少人會成功呢?其教育觀念必定使其按照自己的價值取向讓學生立下所謂的大志,必定會讓學生瞧 不起基層的勞動人民,必定讓學生的人生觀越來越狹隘。教育的結果必定是制造出一批批沒有成功感只有失敗感,而且處處總覺低人一等的失敗者。

第二位老師:關注人的發(fā)展。

其教育關注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其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每個孩子都有個性化的發(fā)展,而非按照老師的愿望去雕塑。因為其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和自主 權利,尊重學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甚至也尊重兒童的一些幼稚想法。因而,這樣的教育必定會使孩子們在賞識的目光中充滿自信的學習著,將來走向社會,無論他們從事 什么樣的職業(yè),也一定是自信并且快樂的工作著、生活著。讓每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實現自己的發(fā)展,才是教育的真諦。

給學生的評語:

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的人,是最有成就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

說明:教育的目的是滿足社會的要求,滿足個人身心發(fā)展的需要。一個人有利于社會,而自身又能得到內心的充實和滿足,就是成功的人。

5、在我市的一次教學研討活動中,一位授課教師的最后結束語是:“同學們,我們這節(jié)課講完了?!痹陔S后的交流環(huán)節(jié)中,一位與會者向授課教師提出了這 樣一個問題:你認為“我們這節(jié)課講完了”和“我們這節(jié)課學完了”這兩種說法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那位執(zhí)教老師,你會如何分析這兩種不同的說法,如何來回答 這個問題?

這兩種說法對教學中主體的定位不同."講完了"是將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以教師的講為主.而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者."學完了"是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以學生主動的學為主,教師扮演了指導者的角色.顯然,后者更符合新課改的思想。

相關閱讀:

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真題匯總(時政類)

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化問答六大答題套路

更多資料
更多課程
更多真題
溫馨提示: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本網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教師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yè)教育24年

項目管理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

廠商認證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

!
咨詢在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