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苦杏仁是執(zhí)業(yè)中藥師考試中常見的一味中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理解和記憶苦杏仁這味中藥的知識點,希賽老師將苦杏仁的來源、性狀鑒別、功效以及主治病證等進行分析,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苦杏仁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亞杏、東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種子。
【性狀鑒別】
(1)形狀:呈偏心性。一端尖,另端鈍圓,肥厚,左右不對稱。尖端一側(cè)有短線形種臍,圓端合點處向上具多數(shù)深棕色的脈紋。
(2)表面:黃棕色至深棕色。
(3)種子:種皮薄,富油性。
(4)氣味:氣微,味苦。
【顯微鑒別】
種皮石細胞橙黃色,單個散在或成群,側(cè)面觀大多呈貝殼形,表面觀呈類圓形或類多角形;壁較厚,較寬的,一邊紋孔明顯。
【指標成分】苦杏仁苷-氰苷。
【藥理作用】鎮(zhèn)咳、平喘、祛痰、增強免疫功能。
【藥物代謝】
苦杏仁苷代謝轉(zhuǎn)化釋放出氫氰酸,少量有鎮(zhèn)咳祛痰作用,過量中毒。服用抗生素藥物時,同時服用苦杏仁苷對疾病治療會有影響。注射給藥未見明顯毒性反應。
【炮制方法】燀法。
【功效】
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主治病證】
(1)咳嗽氣喘;
(2)腸燥便秘。
執(zhí)業(yè)藥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