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藥是執(zhí)業(yè)中藥師考試中常見的一味中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理解和記憶山藥這味中藥的知識點,希賽老師將山藥的來源、產地、采收加工、性味歸經、功效以及主治病證等進行分析,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山藥
【來源】
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干燥根莖。
【產地】
主產于河南,屬于“四大懷藥”之一。
【性狀鑒別】
毛山藥:
(1)形狀:略呈圓柱形,彎曲而稍扁。
(2)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縱溝、縱皺紋及須根痕,偶有淺棕色的外皮殘留。
(3)質地:體重,質堅實,不易折斷。
(4)斷面:斷面白色,粉性。
(5)氣味:氣微,味淡,微酸,嚼之發(fā)黏。
【顯微鑒別】
草酸鈣針晶束存在于黏液細胞中。淀粉粒單粒扁卵形、類圓形、三角狀卵形或矩圓形,臍點短縫狀或人字狀。
【炮制方法】麩炒山藥、土炒山藥。
炮制品 | 炮制作用 | 應用 |
山藥 | 以補腎生精,益肺陰為主 | 用于腎虛遺精、尿頻,肺虛喘咳,陰虛消渴 |
土炒山藥 | 以補脾止瀉為主 | 用于脾虛久瀉,或大便泄瀉 |
麩炒山藥 | 以補脾健胃為主 | 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
【功效】
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
【主治病證】
(1)脾虛氣弱之食少便溏或泄瀉;
(2)肺虛或肺腎兩虛的喘咳;
(3)腎虛遺精、尿頻、帶下;
(4)腎陰虛證,消渴證。
執(zhí)業(yè)藥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