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川貝母是執(zhí)業(yè)中藥師考試中常見的一味中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理解和記憶川貝母這味中藥的知識點,希賽老師將川貝母的來源、產(chǎn)地、采收加工、性味歸經(jīng)、功效以及主治病證等進行分析,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川貝母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太白貝母或瓦布貝母的干燥鱗莖。
【產(chǎn)地】
川貝母主產(chǎn)于四川。
【性狀鑒別】
松貝:
(1)形狀: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部閉合,內(nèi)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鱗莖盤,偶有殘存的須根。
(2)表面:類白色。
(3)質(zhì)地:質(zhì)硬而脆。
(4)斷面:白色,富粉性。
(5)氣味:氣微,味微苦。
青貝:
(1)形狀:呈類扁球形,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相對抱合,頂端開裂,內(nèi)有心芽和小鱗葉2?3枚及細圓柱形的殘莖。
松貝:
(1)形狀:呈長圓錐形,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相對抱合,頂端開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較鈍。
(2)表面:類白色或淺棕黃色,有的具棕色斑點。
【顯微鑒別】
粉末松貝、青貝及栽培品:
(1)淀粉粒甚多,廣卵形、長圓形或不規(guī)則圓形,有的邊緣不平整或略作分枝狀。
(2)點短縫狀、點狀、人字狀或馬蹄狀,層紋隱約可見。
(3)表皮細胞類長方形,垂周壁微波狀彎曲,偶見不定式氣孔,圓形或扁圓形。
爐貝:
(1)淀粉粒廣卵形、貝殼形、腎形或橢圓形。
(2)臍點人字狀、星狀或點狀,層紋明顯。
【性味歸經(jīng)】
苦、甘,微寒。歸肺、心經(jīng)。
【性能特點】
本品甘潤辛散,苦微寒清泄,入肺、心經(jīng),為清泄?jié)櫡沃?。善清肺化痰、潤肺止咳,為肺熱燥咳及虛勞咳嗽之要藥;能開郁散結(jié),治痰熱或火郁胸悶、瘡腫瘰疬。
【功效】
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jié)消癰。
【主治病證】
(1)肺熱咳喘,外感咳嗽。
(2)肺燥咳嗽,肺虛久咳,陰虛勞嗽。
(3)痰熱或火郁胸悶,瘰疬,瘡腫,乳癰,肺癰。
執(zhí)業(yè)藥師備考資料免費領(lǐng)取
去領(lǐng)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