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黃是執(zhí)業(yè)中藥師考試中常見的一味中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理解和記憶大黃這味中藥的知識點,希賽老師將大黃的來源、產地、采收加工、性味歸經、功效以及主治病證等進行分析,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大黃: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干燥根及根莖。
【產地】
掌葉大黃主產于甘肅、青海、西藏、四川等省區(qū),多為栽培。唐古特大黃主產于青海、甘肅、西藏及四川等省區(qū),野生或栽培。藥用大黃主產于四川、貴州、云南、湖北、陜西等省,栽培或野生
【采收加工】
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植株發(fā)芽前采挖,除去泥土及細根,刮去外皮(忌用鐵器),加工成卵圓形、圓柱形,或切成瓣、段、塊、片,繩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商品中以掌葉大黃產量大,唐古特大黃次之,藥用大黃產量較少
【性味歸經】
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寒沉降,清泄通利,既入脾、胃、大腸經,又入心、肝經與血分。內服善蕩滌胃腸實積、實熱而瀉熱通便,導濕熱之邪從大便出而利膽退黃,“釜底抽薪”與除血分熱毒而解熱毒,泄散血分熱毒與瘀血而活血化瘀、涼血止血、消腫。外用善清火、消腫、止痛、解毒而療瘡癰燙傷。瀉熱通便力甚強, 素有“將軍”之號。凡便秘屬實證或里實證虛者即可酌投,熱結便秘兼瘀者尤宜。凡血瘀有熱之腫痛或出血者亦可酌投,兼便秘或排便不爽者尤佳。生用泄下力猛,熟用藥力較緩,炒炭清散兼收斂
【功效】
瀉下攻積,清熱瀉火,解毒止血, 活血祛瘀
【主治病證】
(1)大便秘結,胃腸積滯,濕熱瀉痢初起
(2)火熱上攻之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
(3)熱毒瘡腫,水火燙傷
(4)血熱之吐血、衄血、咯血、便血
(5)瘀血閉經,產后瘀阻腹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
(6)濕熱黃疽,淋證澀痛
執(zhí)業(yè)藥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