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幫助考生更多掌握執(zhí)業(yè)西藥師相關知識點,希賽網(wǎng)推出每日一病癥學習系列,今天所講病癥為消化性潰瘍,希望能讓考生有所收獲。
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PU)主要指發(fā)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潰瘍(約占95%),即胃潰瘍(CU)和十二指腸潰瘍(DU)。
一、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PU是多因素致病,是黏膜防御因子和攻擊因子之間失去平衡的結(jié)果。
1.防御因子:胃黏液屏障;碳酸氫鹽分泌;細胞再生,維持上皮細胞完整性;黏膜血流;前列腺素E和表皮生長因子。
2.攻擊因子:胃酸與胃蛋白酶;胃黏膜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特別是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應激:嚴重創(chuàng)傷、大手術、大面積燒傷、顱腦病變及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引起胃黏膜缺血、缺氧,使得屏障功能和修復能力受損;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吸煙;酒精。其中胃酸、Hp和NSAIDs是最主要的病因。
3.發(fā)病機制
胃酸在潰瘍形成中起到關鍵作用,即“無酸不潰瘍”。
幽門螺桿菌(Hp)感染。
膜屏障的完整性受到破壞,修復能力下降,以藥物性潰瘍和應激性潰瘍?yōu)榇怼?/p>
二、臨床表現(xiàn)
1.典型表現(xiàn)
慢性病程,病程可達數(shù)年至數(shù)十年;
復發(fā)性,反復發(fā)作,常有季節(jié)性,常在秋冬及冬春之交發(fā)?。?/p>
節(jié)律性,DU常表現(xiàn)為饑餓痛(兩餐之間出現(xiàn)上腹痛,持續(xù)至下一餐進餐后緩解)、夜間痛或清晨痛;GU表現(xiàn)為餐后痛(餐后約1h出現(xiàn),持續(xù)1~2h后緩解)。
2.不典型表現(xiàn):僅為無規(guī)律上腹隱痛或不適,可伴上腹脹、灼熱、惡心等消化不良癥狀。
3.體征:局限性上腹壓痛。
三、治療
(一)非藥物治療
避免勞累和精神緊張,注意飲食規(guī)律,消除能夠去除的攻擊因子,如停用胃黏膜損害藥物、戒煙酒。
(二)藥物治療
1.根除Hp治療
方案 | 示例 | 備注 |
四聯(lián)療法,Hp 根除率較高 | ||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鉍劑(7~14d) | 埃索美拉唑 20mg bid,餐前 30min 枸櫞酸鉍鉀 0.6g bid,餐前 30min 阿莫西林 1.0g bid,餐后 30min 克拉霉素 500mg bid,餐后 30min | 無青霉素過敏史,且用藥前應做皮試;克拉霉素避免與他汀類同服;分餐制,避免再感染 |
PPI + 克拉霉素 +甲硝唑 + 鉍劑 (7~14d) | 甲硝唑 0.4g bid,餐后 30min 其他同上 | 用于青霉素過敏者,但耐藥性較高 |
三聯(lián)療法,上述方案去除鉍劑,適用于腎功能減退、不耐受鉍劑者,但 Hp 根除率下降 |
2.抑制胃酸治療
DU:常規(guī)劑量的PPI早餐前1次,H2RA晚餐后1次,療程4周;對于Hp感染者,2周Hp根除治療+2周抑酸治療,之后不需要維持抑酸治療;對于非Hp感染者,4周抑酸治療+12周維持治療(H2RA晚餐后1次),旨在降低潰瘍復發(fā)。
CU:對于Hp感染者應根除治療,然后抑酸治療4~6周;對于非Hp感染者,抑酸劑(H2RAbid,或PPIqd)6~8周,加用胃黏膜保護劑,之后維持治療12周。
四、用藥注意事項與患者教育
(一)用藥注意事項
1.克拉霉素與他汀類同服增加肌溶解風險。
2.服用較高劑量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PPI,可導致維生素B12缺乏,需要補充。
3.使用抗酸劑和鉍劑,要注意:①腎功能情況。②詢問排便情況。③老年人長期服用氫氧化鋁片或凝膠時,可影響腸道吸收磷酸鹽,導致骨質(zhì)疏松;鋁鹽吸收后沉積于腦,可引起老年性癡呆;骨折患者不宜服用;闌尾炎或急腹癥時,服用氫氧化鋁制劑可使病情加重,可增加闌尾穿孔的危險,應禁用。
4.抗酸藥、鉍鹽、氫氧化鋁凝膠和鋁碳酸鎂等形成保護膜制劑不要于餐后服用,多在上腹痛前、腹痛時臨時服用;且不要與鐵劑、鈣劑及喹諾酮類等多種藥物合用,以免影響藥物吸收。
(二)患者教育
1.生活規(guī)律,按時進餐;避免食用一些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戒煙酒。
2.如出現(xiàn)季節(jié)性(如秋冬、冬春)上腹不適,可每晚服用維持量H2RA。
執(zhí)業(yè)藥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