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換技術ATM邏輯連接的建立與釋放:如6.1節(jié)所述,ATM采用面向連接的快速分組交換。在用戶信息開始傳送之前,要先建立端到端的虛電路。與傳統(tǒng)分組交換的虛電路相似,在ATM中使用的虛電路也是一種邏輯連接。
6.2.2 ATM邏輯連接的建立與釋放
如6.1節(jié)所述,ATM采用面向連接的快速分組交換。在用戶信息開始傳送之前,要先建立端到端的虛電路。與傳統(tǒng)分組交換的虛電路相似,在ATM中使用的虛電路也是一種邏輯連接。虛電路連接的建立、維持和釋放是ATM交換機的基本功能。兩個端用戶要進行通信,首先必須建立虛電路連接,然后才能在這個端到端連接的邏輯通路上以恒定的或可變的速率進行通信。通信完畢后再釋放連接。
ATM的虛電路分為兩個級別,它們是:虛通道(VirtualPath,VP)和虛通路(VirtualChannel,VC)。相應的邏輯連接分別稱為虛通道連接VPC和虛通路連接VCC。一個端到端的連接一般由若干段串接而成,其中每一段稱為鏈路。因此,相應的有VP鏈路和VC鏈路,它們分別用VPI和VPI+VCI標識。這里需要強調指出的是,VPI和VCI不是端到端虛通道和虛通路的標識符,而是VP鏈路和VC鏈路的標識符;一個端到端邏輯連接的各段邏輯鏈路的標識符一般是不相同的,換句話說,VPI和VCI只具有局部意義。VC鏈路、VP鏈路與物理鏈路的關系如閣6-3所示。一條物理鏈路包含多條VP(鏈路),每一VP(鏈路)又包含許多VC(鏈路)。VPI相同,VCI不同,標識不同的VC;VPI不同,VCI相同,也代表不同的VC。所以要用VPl+VCI作為VC(鏈路)的標識符。
邏輯連接的建立和釋放是通過ATM信令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ATM在UNI和NNI處的信令協(xié)議是不同。ATM論壇已制訂出UNI3.1和UN14.0信令規(guī)范,詳細地規(guī)定了UNI點對點和點對多點配置的信令消息格式和整個的控制過程。ITU-T也制訂了相應的UNI信令標準,如Q.2931和Q.2971。關于NNI信令,可采用ITU-T制訂的七號信令系統(tǒng)的B-ISDN用戶部分(B-ISUP)或ATM論壇的P-NNI信令。
用于呼叫連接建立和釋放的UNI信令消息(SignalingMessage)主要有7種,各種消息的含義如表6-2所示。需要指出的是,信令消息是通過信令虛通路來傳送的。消息的內容包括呼叫參考值、消息類型、消息長度以及信息元素或參數(shù)(如被叫/主叫用戶地址、連接標識VPI/VCI、用戶信元速率、寬帶承載能力和服務質量參數(shù)等)。
一個連接可能要通過ATM網(wǎng)絡中的多個交換機。為簡單起見,在圖6-4中只表示UNI信令的傳送過程,而NNI信令的傳送過程用虛線箭頭表示。
下面簡述呼叫連接控制過程。
主叫用戶終端A使用UNI信令SETUP向與其相鄰的ATM交換機X發(fā)起呼叫連接請求,設被叫用戶終端是B。交換機X收到SETUP后,一邊向端點A發(fā)送CALLPROCEEDING,表示已收到該呼叫;一邊發(fā)送相應的NNI信令給下一個節(jié)點。該NNI信令經(jīng)過網(wǎng)絡內部多個節(jié)點的轉發(fā),一直到達與終端B相鄰的交換機Y。交換機Y接著向B發(fā)送SETUP消息,表示有一個呼叫到來。被叫終端B收到SETUP后,向交換機Y回應CALLPROCEEDING消息(可選),表示連接建立請求正在進行處理。處理完畢后,如果可以接受呼叫,終端B就發(fā)出ALERTING消息,表示已開始提醒被叫用戶(例如給用戶振鈴)。交換機Y用相應的NNI信令將ALERTING消息轉發(fā)到主叫側。在被叫用戶接受呼叫(例如摘機)時,終端B向網(wǎng)絡發(fā)出CONNECT消息,交換機Y一邊將該消息轉發(fā)到主叫側,一邊向終端B回應CONNECTACK消息,以示確認。主叫終端A收到CONNECT消息后,也可回應一個CONNECTAGK消息。至此就完成了一條選輯連接的建立過程。
接著就可以進行雙向或單向的用戶信息傳送。傳送完畢后,任何一端都可以發(fā)起連接釋放過程。通過交換RELEASE和RELEASECOMPLETE這兩條消息即可釋放連接。
需要指出,ATM標準沒有指明任何特定的路由選擇算法。基于ATM的B-ISDN是傳統(tǒng)電信網(wǎng)的發(fā)展,其路由算法自然應與電信網(wǎng)一致(參看第4章)。如果將ATM應用于計算機網(wǎng)絡,其路由算法最好應與計算機網(wǎng)取得一致。
返回目錄:
編輯推薦:
通信工程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