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級護師基礎知識復習知識點(1)

初級護師 責任編輯:段思揚 2018-06-21

摘要:希賽網(wǎng)為初級護師各位考生整理了基礎知識復習知識點,掃清知識盲點,鞏固知識層面,助力考生考試。

1、護理程序包括哪幾個步驟?

護理程序包括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和評價五個步驟。

2、資料收集的方法有哪些?

①觀察;

②交談;

③體格檢查;

④查閱相關資料。

3、病室適宜的溫度、濕度應保持在多少?

(1)病室溫度一般保持在18-22℃為宜。新生兒及老年患者,室溫保持在22-24℃為宜。

(2)病室濕度一般保持在50%-60%為宜。

4、常用臥位有哪幾種?各適用于哪些患者?

(1)去枕仰臥位:適用于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的患者;椎管內(nèi)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

(2)中凹臥位:適用于休克患者。

(3)屈膝仰臥位:適用于腹部檢查或接受導尿、會陰沖洗的患者。

(4)側臥位:適用于灌腸、肛門檢查及配合胃鏡、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腸鏡檢查的患者;臀部肌內(nèi)注射的患者。

(5)半坐臥位:適用于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難的患者;胸、腹、盆腔手術后或有炎癥的患者;某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后的患者;恢復期體質(zhì)虛弱的患者。

(6)端坐位:適用于心力衰竭、心包積液、支氣管哮喘發(fā)作的患者。

(7)俯臥位:適用于腰背部檢杳或配合胰、膽管造影檢查時的患者;脊椎手術后或腰、背、臀部有傷口,不能平臥或側臥的患者;胃腸脹氣導致腹痛的患者。

(8)頭低足高位:適用于肺部分泌物引流的患者;行十二指腸引流術的患者;妊娠時胎膜早破的患者;跟骨或脛骨結節(jié)牽引的患者。

(9)頭高足低位:適用于頸椎骨折作顱骨牽引的患者;顱腦手術后的患者。

(10)膝胸臥位:適用于肛門、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及治療的患者;需矯正胎位不正或子宮后傾的患者;促進產(chǎn)后子宮復原。

(11)截石位:適用于會陰、肛門部位檢查、治療或手術的患者,產(chǎn)婦分娩。

  5、特殊患者更換臥位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對有各種導管或輸液裝置者,l應先將導管安置妥當,翻身后仔細檢查,保持導管通暢。

(2)頸椎或顱骨牽引者,翻身時不可放松牽引,并使頭、頸、軀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翻動;翻身后注意牽引方向、位置以及牽引力是否正確。

(3)顱腦手術者,應該取健側臥位或平臥位,在翻身時要注意頭部不可劇烈翻動,以免引起腦疝,壓迫腦干,導致患者突然死亡。

(4)石膏固定者,應該注意翻身后患處位置及局部肢體的血運情況,防止受壓。

(5)一般手術者,翻身時應該先檢查敷料是否干燥、有無脫落,如分泌物浸濕敷料,應先更換敷料并固定妥當后再行翻身,翻身后注意傷口不可受壓。

更多資料
更多課程
更多真題
溫馨提示:因考試政策、內(nèi)容不斷變化與調(diào)整,本網(wǎng)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nèi)容為準!

護理職稱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yè)教育24年

項目管理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

廠商認證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

!
咨詢在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