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串講資料6

成人高考 責任編輯:楊銳頻 2021-05-18

摘要:要想在成考考試中專升本教育理論取得好成績,首先還得掌握一定的復習要點。小編為各位成考考生整理了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串講資料6,供考生備考使用!

點擊查看>>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復習資料

教育心理學(三)

1、簡述心智技能的培養(yǎng)要求。

答:(1)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2)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3)適應培養(yǎng)的階段特征,正確使用言語。

2、簡述學習策略的四個特征。

答:(1)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而積極主動地使用的;(2)學習策略是有效學習所需的;(3)學習策略是有關學習過程的;(4)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定的學習計劃,由規(guī)劃和技能構成 。

3、簡述學習策略的分類。

答:學習策略可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三個方面。認知策略包括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組織策略。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策略、監(jiān)視策略、調節(jié)策略。資源管理策略包括時間管理策略、學習環(huán)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會資源利用策略等。

4、簡述學習策略訓練的原則。

答:主體性原則,內化性原則,特定性原則,生成性原則,有效的監(jiān)控,個人自我效能感。

5、簡述學習策略訓練的方法。

答:指導教學模式,程序化訓練模式,完形訓練模式,交互式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模式。

6、簡述操作技能與心智技能的區(qū)別。

答:(1)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其特點有:客觀性;外顯性;展開性。(2)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生而形成的合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閱讀技能、運算技能、記憶技能等是常見的心智技能。其特點有:觀念性;內潛性;簡縮性。

7、簡述技能的作用。

答:(1)技能可以控制動作的執(zhí)行順序和執(zhí)行方式,從而可以使個體的活動表現出穩(wěn)定性、靈活性,能夠適應各種變化的情境。(2)技能還是獲得經驗、解決問題、變革現實的前提條件。

8、簡述操作技能與智力技能的形成階段。

答:(1)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與操作熟練四個階段。(2)我國教育心理學家對智力技能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的三個階段。

9、簡述操作技能的培訓要求。

答:(1)準確地示范與講解。(2)必要而適當的練習。(3)充分而有效的反饋。(4)建立穩(wěn)定清晰的動覺。

10、簡述有關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論。

答:(1)加里培林的心智動作按階段形成理論:他將心智動作的形成分為五個階段:一是動作的定向階段,二是物質與物質化階段,三是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四是不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五是內部言語動作階段。(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階段論:他認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經過三個階段,即認知階段、聯結階段、自動化階段。(3)我國教育心理學家對智力技能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的三個階段。

11、試述影響創(chuàng)造性的因素。

答:(1)環(huán)境;(2)智力;(3)個性。

12、簡述創(chuàng)造性與智力的基本關系。

答:(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創(chuàng)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創(chuàng)造性,也可能有低創(chuàng)造性。(3)低創(chuàng)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創(chuàng)造性者必須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關系表明,高智商雖非高創(chuàng)造性的充分條件,但可以說是高創(chuàng)造性的必要條件。

13、簡述創(chuàng)造性與個性之間的關系。

答:創(chuàng)造性與個性之間具有互為因果的關系。高創(chuàng)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個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負和強烈的動機,能夠容忍模糊與錯誤,喜歡幻想,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具有獨立性。

14、簡述如何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答:(一)創(chuàng)設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產生的適宜環(huán)境。(1)創(chuàng)設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2)給學生留有選擇的余地;(3)改革考試制度與考試內容。(二)注重創(chuàng)造性個性的塑造。1)保護好奇心;(2)解除個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3)鼓勵獨立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4)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5)給學生提供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榜樣。(三)開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課程,教授創(chuàng)造性思維策略。方法有:(1)發(fā)散思維訓練;(2)推測與假設訓練;(3)自我設計訓練;(4)頭腦風暴訓練。

15、簡述態(tài)度的實質及其結構。

答:態(tài)度是一般認為態(tài)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tài)或反應的傾向性。(1)態(tài)度是一種內部準備狀態(tài),而不是實際反應本身。(2)態(tài)度不同于能力。(3)態(tài)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態(tài)度的結構包括態(tài)度的認知成分,態(tài)度的情感成分,態(tài)度的行為成分。

16、簡述問題解決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答:問題解決是指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tài)到達目標狀態(tài)的過程。任何問題都含有三個基本成分:一是給定的條件,即問題的起始狀態(tài)。二是要達到的目標,即問題要求的答案或目標狀態(tài)。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礙。問題解決的基本特點:(1)目的性;(2)認知性;(3)序列性。

17、簡述問題解決的過程。

答:發(fā)現問題,理解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

18、試述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

答:(1)問題的特征。個體解決有關問題時,常常受到問題的類型、呈現的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教師課堂中各種形式的提問、各種類型的課堂和課后練習、習題或作業(yè)等,都是學校情境中常見的問題形式。不同的呈現問題的方式將影響個體對問題的理解。實際教學與研究發(fā)現,學生解決抽象而不帶具體情節(jié)的問題時比較容易,解決具體而接近實際的問題時比較困難。解決不需要通過實際操作的"文字題"時比較容易,解決需要實際操作的"實際題"時比較困難。(2)已有的知識經驗。與問題解決有關的經驗越多,解決該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發(fā)現,優(yōu)生頭腦中貯存的知識經驗顯著地多于差生。可以說,擁有某一領域的豐富的知識經驗是有效解決問題的基礎。(3)定勢與功能固著。當在某種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體的潛在功能來解決問題時,功能固著可能起到阻礙的作用。除上述因素外,個體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緒狀態(tài)、認知風格和世界觀等個性心理特性也制約著問題解決的方向和效果。

19、簡述如何進行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

答:(一)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量與質量。(1)幫助學生牢固地記憶知識;(2)提供多種變式,促進知識的概括;(3)重視知識間的聯系,建立網絡化結構。(二)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1)結合具體學科,教授思維方法;(2)外化思路,進行顯性教學。(三)提供多種練習的機會。(四)培養(yǎng)思考問題的習慣。(1)鼓勵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2)鼓勵學生多角度提出假設;(3)鼓勵自我評價與反思。

20、簡述創(chuàng)造性及其基本特征。

答:創(chuàng)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創(chuàng)造性的基本特征有:流暢性,變通性,獨創(chuàng)性。

21、簡述記憶系統(tǒng)及其特點。

答:現代認知心理學把人的記憶系統(tǒng)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個子系統(tǒng)。瞬時記憶的貯存時間大約為0.25-2秒,有一個相當大的容量。短時記憶的保持時間大約為5秒到2分鐘,容量相當有限,大約為7±2個組塊。長時記憶保存時間長,從1分鐘以上到許多年甚至終身,容量沒有限度。

22、簡述遺忘的理論解釋。

答:(1)痕跡衰退說(桑代克)。(2)干擾說。(3)同化說(奧蘇伯爾)。(4)動機說(也叫壓抑理論,弗洛伊德)。

23、簡述如何運用記憶規(guī)律,促進知識保持。

答:(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運用記憶術。(3)進行組塊化編碼。(4)適當過度學習。(5)合理進行復習。

24、簡述如何進行合理的復習。

答:(1)及時復習;(2)分散復習;(3)反復閱讀結合嘗試背誦。

25、簡述技能及其特點。

答:所謂技能,一般認為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技能的特點:(1)技能是通過學習或練習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為。2)技能是一種活動方式,是由一系列動作及其執(zhí)行方式構成的,屬于動作經驗,不同屬于認知經驗的知識。(3)技能中的各動作要素及其執(zhí)行順序要體現活動本身的客觀法則的要求,不是一般的習慣動作。

26、簡述品德的實質及其結構。

答: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guī)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會特性,它是通過后天學習形成的。(2)品德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3)品德是在道德觀念的控制下的自覺行為,是認識與行為的統(tǒng)一。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三個成分。

27、簡述態(tài)度與品德的關系。

答:二者的實質是相同的,結構是一致的,都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三方面構成。區(qū)別:(1)二者所涉及的范圍不同,態(tài)度涉及的范圍大。(2)價值的內化程度不同。

28、簡述道德發(fā)展的階段理論。

答:(1)皮亞杰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論:他律道德,自律道德。(2)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論:三水平六階段。三水平指: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后習俗水平。

29、簡述中學生品德發(fā)展的基本特征。

答:(一)倫理道德發(fā)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2)自我意識增強;(3)道德行為習慣逐步鞏固;(4)品德結構更為完善。二)品德發(fā)展由動蕩向成熟過渡。(1)初中階段品德發(fā)展具有動蕩性;(2)高中階段品德發(fā)展趨向成熟。

30、試述初中生品德發(fā)展的基本特征。

答:總體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雖然具有倫理道德的特性,但仍舊不成熟、不穩(wěn)定,具有動蕩性,表現在道德觀念的原則性、概括性不斷增強,但還帶有一定程度的具體經驗特點;道德情感表現豐富、強烈,但又好沖動;道德行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獨立自主行動,但愿望與行動經常有距離。此時期,既是人生觀開始形成的時期,又是容易發(fā)生品德的兩極分化的時期。

更多資料
更多課程
更多真題
溫馨提示: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本網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專注在線職業(yè)教育23年

項目管理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

廠商認證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

!
咨詢在線老師!